列夫·托尔斯泰说:“我们喜欢他人,并不是因为他人对我们好,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人好。”人的情感是朴素的,是自然的,但有时也是很微妙的,甚至是令人难以琢磨的。比如你对一个人好,或者是一个人对你好,这种情感,有时是有原因的,有时是毫无原因的,甚至让人无法理解的。这种爱就是一种喜欢,这种喜欢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愿,没有什么道理可讲,也没有什么原因可寻,它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,就是发自心底的意愿。

从古至今,人们就有一种爱的习惯,那就是,主动喜欢一个人时,你就要多付出,而被人喜欢的人,就会相对地矜持,付出的物质和钱财,也会相对少些。这两个人的关系中,一个是主动的,一个是被动的,主动的人,心甘情愿去付出,被动的人,就会有充分的选择权,可以选择接受,也可以选择不接受。被爱的人,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情,决定是否付出,而付出多少,也是由自己来做主的。

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:“爱本质上是给予,而非获取。”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这样,从情感方面来考虑也是这样。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男女,当一方爱上另一方的时候,就会像飞蛾扑火一样,义无反顾,根本不会在乎个人的付出,根本不会考虑个人的安危。此时的他们,把钱财看得很轻,把感情看得很重,这就是恋爱中的痴狂,就是热恋中的忘我。

爱情是神圣的,也是美好的。古往今来,关于爱情的佳话,不胜枚举。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、《牛郎织女》、哲学家金岳霖痴恋才女林徽因,终身不娶。在寻找自己的爱人时,人都有一种付出的精神,爱的奉献,爱的付出,看似吃亏,实际上也是一种收获,也是一种满足。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,但能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,也会使人得到内心的满足,也会使人获得精神的愉悦。